“仪式化”示爱消解了感恩的内蕴
www.fjnet.cn?2012-05-14 08:02? 王艳春?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12日上午,在广州新塘,数百名学生、家长及志愿者举办了一次“携手同心,铸就未来”的母亲节感恩活动。父母手牵手引导孩子“找家”,上百孩子给家长集体喂饭表达做儿女的感激之情……不少家长感动得当场落泪,更有不少孩子对家长喊出了埋在心里的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5月13日《广州日报》) 每逢母亲节,总能在报章上看到形形色色的感恩示爱之举。这些仪式化的“恩谢”,一个个的来,又一个个的走,如风掠面拂过,但也很快淹没在时间的荒野里,伴随着快节奏的信息轰炸而失去了“新鲜感”。 “仪式”的东西总需要借助外向的符号表达,集体性地去演绎“感恩”,倘要足够“吸引眼球”,便不得不轮番变换“形式”。也许局中人的确真的收获了“感动”或体味到“表达爱的可贵”,但毕竟它是置于聚光灯下被放大了呈现给公众。所以,也常消解了感恩的“内蕴”,而人们只不过收获了一个“活动的轮廓”。亲情关乎“体悟”,感恩关乎“心灵”。它往往是含蓄的,简朴的,甚至是不经意的。 收藏了自己与双亲“生命记忆”的潘多拉之盒,在岁月的淬炼及内心的点滴浸润下,方慢慢打开。而它的私密和独特,注定要在仪式化的“公共示演”中泯灭,后者常让“不足为外人道”的感恩,受困于“强制公开”的羞怯和别扭之中。 物质和生活的压力,有时让人陷入到过度的“事业成功”的教唆及惶恐之中。而首先被牺牲掉的,往往是与父母的相处时间。随之而来的便是现代人情感机能的蜕化,情感表达的方式越来越走入了贫乏。买鲜花,买补品,乃至买房子,尽孝总为这样的时代语境逼退到狭窄的死胡同。 儿时单纯地叫一声“妈妈”,甚或装着男子汉所喊出的那一句“妈妈,我会好好爱护你”的可爱表白,都让位于卷土而来的消费主义。干涩的泪腺和久违的拥抱,终于在来去匆匆的背影和便捷冰冷的电话里彻底淡漠下来。小孩子内心“感恩”种子的萌发,绝非几个锣鼓喧天的“仪式”便可实现。它需要引导,更需要耐心的培植。应试教育背后过于赤裸的功利观,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思想上,都有剥夺孩子们“品味感恩”的空间的危险。在这样的当口,只在“形式”上强化“反哺之义”恐怕是走入了歧途。 说从价值观上矫正“功利教育”的弊病,也许有些大而无当,但娃娃们要养成“时常感恩”的心态,自由无拘地去表达自己的恩谢,不在拜金和消费主义的湍流中迷失,的确绕不开在身心上“为孩子们松绑”这一路途。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9]以感恩的心来进行这场扶贫
- [ 04-11]在文明祭祀中唤起感恩的心
- [ 08-22]洗脚感恩教育,是愚教而不是愚孝
- [ 08-01]对捐献者更应深怀感恩之心
- [ 05-26]揣着感恩前行
- [ 05-09]感恩母爱,怎一个“洗”字了得?
- [ 05-06]别对下跪呼唤感恩教育心存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