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有温度也要有尺度
2025-07-16 09:34:35?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日有媒体报道,7月1日下午,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不慎遗忘。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随后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徒手在8吨垃圾中找到。 丢失的手表最终物归原主,故事仿佛以皆大欢喜落幕。不过,其留下的思考与讨论却刚刚开始。“这样的行为没有必要!”“环卫工人有没有额外奖励?”“游客是不是有特殊身份?”伴随事件冲上热搜,网友质疑不断。对此,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回应:城市管理局本身是一个服务单位,对12345热线转办的事情接诉即办,没有过多考虑“值不值”的问题,此次救助的卢女士就是一位普通游客,没有其他身份。 诚然,这种不打折扣回应群众需求的态度,某种程度上确实展现了城市的热忱、服务的温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及时为游客解决难题,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加分项。但网友们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得不让人反思——高温天里,两位环卫工人徒手在垃圾堆里翻寻4小时,这样的辛劳谁看了不心疼?对比人工耳蜗、急救药品等关乎生命安全的物品,儿童手表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是否值得耗费如此人力?如果日后类似求助频发,公共服务能否“照单全收”? 种种追问,是网友们对基层劳动者付出的共情,对“正能量”叙事被过度消费的警惕,亦是对公共服务机制的更高要求。据最新消息,当地城管局回应称,此次事件对工作有促进作用,坦诚接受网友的批评,下一步会对环卫工人有一定奖励。这样的承诺后续若能落到实处,方能真正让付出者有回报、让善意实现闭环。 更进一步看,这起事件讨论的落点正是公共服务的“度”。公共服务既要有温度,也应该有尺度。群众需求无小事,但满足需求的方式需要更精细地考量:是否需要启动紧急响应?资源投入是否合理?劳动者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接诉即办的效率固然重要,但若能建立更科学的评估机制,在快速响应与资源合理配置间找到平衡,服务的温度或许能传递得更持久。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