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奖励考上公务员者所传达的价值导向,是服务的机构级别越高,则其价值越大。这是当地官场思维的曝光,唯上、唯权的条件反射。
从2010年开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正式实施一项奖励政策,本地青年凡考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每人奖励6万元,考上广西区直机关公务员每人奖励3万元,考上桂林市直机关 公务员每人奖励1万元。(1月3日《南国早报》)
看到这个消息,未免有些骇然。如果说,考上大学获得政府奖励是正当的,考上公务员也能获得政府奖励,就未免太离谱了。
须知,上大学毕竟是拿不到工资的,而且那是为整个社会培养不确定方向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政府以奖励的名义发的资助,当然算是善政的一端;而考上公务员马上就有工资,要是还能得到财政拨款的奖励,这就让人觉得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了。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与社会地位都很有保证,不然考公务员的热潮,也不会持续这么多年。在本身就无需鼓励的情况下,为何还要用这种方式奖励呢?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朝中有人好为官”,如果能把本地出去的公务员的关系做一种维系,对将来地方上出现的事务是有所帮助的。而这种关系是要从最开始就打造的,这才有了奖励考上上级政府公务员者的措施出台。说白了,这是当地对行政体系当中的关系网所做的投资。
此言不是空穴来风。笔者的一位朋友现在是著名作家,此前供职于某部委,后供职于某中央级媒体。按说,他并非这个官僚体系的直系成员,但每年都得到他家乡历任主政者的关照,未必是真的需要他造福桑梓,而是作为一种备用的手段。据他说,当地出外混事而小有成就的人是有一个名单的,某些事情确实会动用这个名单来“搞定”。这其实也无可厚非,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但恭城的做法确实离了谱,而且表达了很多没有明说的价值导向。
在这个奖励标准中,中央机关的奖励最高,有6万元之多;广西区机关人员就少了一半,而直属管辖的桂林市公务员则标价最低。公务员按说有“公仆”之称,除了行政级别,并不存在身份的高低。但这里的这个奖励额度说明,在很多时候,身份或者并无高低,但利用价值确实有高低之别。至少在设置这个奖励制度的人眼中,确实有高低之别。
恭城奖励考上公务员者所传达的价值导向,就是服务的机构级别越高,则其价值越大。在这个价值取向的背后,说明很多地方未必是把民生当做第一位的,始终萦绕其内心的是一种向心的趋向:权力越大的关系,越需要维护。这是当地官场思维的一次曝光,唯上、唯权的条件反射。所以,一次性的政府奖励并非关键,关键是这种做法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及其背后的心理,在这种价值取向和心理之下,如果设奖者还标榜自己“权为民用,利为民所谋”,就有些言不由衷了。
' />我无意借此来批判已经存在而且流行的公务员报考热,更不想深究其中隐含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意味,我更想挖掘背后更深层次的权力失范问题,因为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
这其中第一重权力失范是权力层级越高,自由裁量的余地就越大。如果仔细审视奖励的条件,就会发现“籍贯为恭城且在恭城生活十年以上;其父母户籍在恭城且定居十年以上或在恭城退休定居的”,其实更多的指向的不是生活于本地的恭城籍青年,而是那些在恭城当地读中小学而在外地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
重奖这些“恭城籍”但并非“本地人”的青年学子,自然无助于本地就业状况的改善,那么为什么当地还要乐此不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网罗更多本地在外做公务员的学子,可以形成一种权力的远期投资,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权力资源。比如说一个投资项目,放在哪个地方,有时具体操作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甚至就会有决定权,这样一来,籍贯等地缘关系有时候就可能成为其中决定性因素,想想有多少国家投资项目就是这样被安排下去就会明白这一道理。只要自上而下的权力安排,还没有完全处于公开透明的规范状态,这种“籍贯投资”就是值得的。
第二重权力失范就是地方行政权力的不受约束。为什么要为考录公务员单独设立一个奖励基金,其中的合理性在什么地方?按照公共财政取之于公众用之于公众的目的,这种既在操作上不具有公平性,又在预算支出中不具备合理性的做法,断然无法通过人大的预算监督。可现在,当地的县委县政府,只要一拍脑袋就可以将公共财政用来设立不经过预算监督和约束的奖励资金,可见权力受预算监督约束已经失范到了何种程度。
当两个失范的权力遭遇到一起,权力失范就会变得变本加厉。一方面,更高层级的权力可以调配更多的资源,而且缺乏必要的程序性和实体性约束,使得这种资源的分配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感情用事”,这是地方权力失范的动力和诱因;另一方面,更低层级的权力,在获取更高权力分配资源的时候,可以不受约束地调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从而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资源,是助长这种权力失范的决定性因素。
当这两种失范的权力如胶似漆时,诸如设立考录公务员奖励基金的荒唐做法,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让我们应接不暇而且哭笑不得。
' />打着“增强青年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旗号,拿着“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层次”的文件,花着动辄上万的奖励资金,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俨然将“公务员”这一职业供上了就业的神坛。这让很多人不是滋味,比如有当地人就认为,只奖励考上公务员的,而对从事其他行业却并不奖励,这容易让大家感觉仿佛只有考公务员才是正道,才有出路。
这样的想法其实很能契合当下不少人的就业心理。在转型期间的社会,在市场经济让未来充满各种变数的时代,稳定成为了一种价值追求。如此语境下,工作体面、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就正符合人们追求稳定的心理诉求。“国考热”便在这种对稳定价值的追逐中应运而生,而连年水涨船高的录取比例,则更让公务员录取几乎成为一种精英选拔——从公务员报考的千军万马中能杀出重围谋得公务员职位,堪比高考金榜题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斯情境,恭城瑶族自治县将考上公务员指为“提升就业层次”,并意欲重奖之,似乎也并无不妥。
只是,当地政府在给“公务员热”火上浇油的同时,不知是否也想到过,这种将就业渠道的引导仅局限于公务员,把公务员就业精英化的奖励模式,是否本身正是一种人才就业观的倒退?且不说重奖考录公务员,可能诱使更多人涌向报考公务员这座早已拥挤不堪的独木桥,就业之路越显逼仄。当这些受过系统知识训练的精英,不是被引导进入市场去创造财富,反而被鼓励涌向分配财富的公务员官场,这本身不仅无助于社会总体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反而还有那多少棱角分明、才华独具的人,在官场里被打磨得庸碌不堪,在温水慢烹中被抹杀?这种鼓励最终将造就人才的双重损失。
当然,身处官场的践行者不会看到这一点,即使看到了,只要对自己的权力体系有利,又有什么关系呢?打着“增强就业竞争力”旗号的奖励,不是用于改善当地的就业、创业环境,不是用于提升青年就业素质的培训,反而用在对人才使用无甚好处的公务员考录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吊诡。不仅如此,对公务员考录的奖励还要按级别的高低严格排序、分别对待,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在官场小说中处处流露的乡党网络潜规则。在这种情境下,重奖考录公务员就不止是一种物质激励,还是一种弥漫于官场的关系网络的期权投资,更是当地官场潜在的一笔人脉财富。正如一些网友的所说,无非是为了“上头有人,好办事”。所谓按考录级别高低进行奖励,埋下的也不过是权力网络按层级铺设的人脉伏笔。
尽管官场不容结兄弟,政治不许拜把子,但这种同门同乡之谊往往会给权力带来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这也最终让这种权力网络的铺陈成为官场生存的潜规则。于是,身处庙堂之高的权力者便一个个像勤奋的蜘蛛,上上下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权力网络,网子越大,就越结实,能够网罗的胜利果实也就越多。如此生态之下,恭城瑶族自治县将权力的网子结到那些初入官场之门的公务员身上,先退而结网,再谋取权力网络的期权果实,不可谓不是深谋远虑。
用着纳税人的钱财,打着“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幌子,织的却是官场上下打点的权力之网,但最终迎来的却是人们对这场奖励的普遍质疑。很多时候,权力往往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试图把隐晦变得坦荡,把潜规则变成显规则,却不料,自己织的网越大,上面的漏洞反而越多。
' />1 月3日《南国早报》报道,考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奖励6万元,考上广西区直机关公务员奖励3万元,考上桂林市直机关公务员奖励1万元……2010 年伊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正式实施的对考上公务员的恭城青年进行奖励的政策,一经推出,便引发各方争议。
记得领袖说过,共产党人对于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想一想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那么,恭城县委、县政府奖励考中的公务员,究竟是为什么?
是为了鼓励青年积极参加公务员考试,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不可能。报考公务员本来就是热点,不需要鼓励。报考不报考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鼓励的作用不大。至于就业渠道更谈不上,这渠道太狭窄了。
是奖励考中公务员的贡献?公务员还没上班,谈不上贡献。即使奖励,也应该奖励到本县基层艰苦岗位工作的公务员,根本不需要奖励考上国家、自治区和市里的公务员,恭城县的做法则恰恰相反。
倒是赞成这一做法的一位教授掀开了底牌,原来,“从长远的战略性发展角度来看,人才向外、向上流动,对恭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自己地方的人才到了中央、自治区和市里当公务员,怎么会对本县有好处呢?倒是网友掀开了最下面的一张“底牌”:“恭城是将这些公务员当做自己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以后申请啥项目资金,就能‘上头有人’,可能会好办事。”过去,人们把向尚未提拔的人献媚说成是“拍战略性马屁”,那么,恭城县奖励考到上层的公务员也像是“拉战略性关系 ”了。现在奖励他们几万,将来他们有了权,为本地搞个几十万,应该不成问题。当然,“熟人好办事”还不仅局限于金钱,就是升官,民间不是有“朝中有人好升官”的说法吗?
不过恭城县现任的领导能考虑到几年后,比起那些迫切希望捞一耙子就走的官员,多少有点值得赞赏之处。这样看来,恭城的做法也许算不上糟蹋纳税人的钱吧。看来,中国的“熟人社会”还要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恭城的做法也就会长期有效。至于有人以为“没有政策依据”和动用财政资金应该经过人大批准,这都是书生气的话。
' />这个做法出自《恭城瑶族自治县考录公务员奖励暂行办法》,该办法由该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也就是说,这个《办法》并非一个随便的、个人化的通知,它是政府权力的象征,有高度的严肃性,有明确的决策性和行动指向,《办法》之规定,对应一个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意识。人们评判《办法》的内容,即在评判一个政府。
应当承认,考公务员的青年并不是不可以奖励,这是政府行为的一种,正如政府的其他行为一样。但如果以公共决策而论,就必须遵守相应规范程序,简单讲,需要有民意的参与,有民众的监督。根据报道,《办法》正式实施,当地民众大多对这项奖励内容并不知晓,记者以期了解出台该奖励办法的详细背景和具体操作情况也不能遂愿,相关人员回避作答,无论出于何种考虑,这种氛围不能被认为正常,这样由权力自主决定的行为逻辑不能为人所赞同。
现代政治之下,权力封闭、神秘化运作已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如果说,不惜用政府的权威与公信执著于奖励一个特定人群,其目的真是为“激励考生,并无其他过多考虑”,那么人们有理由深问一句,为什么要激励这些考生,这种选择因何作出,政府的一个决策怎么能没有过多的考虑?加之鉴于公务员属于权力系统自身成员,而且奖励的人员是往更高层次、更大系统输送的,人们还有理由再问一句,权力如此隐秘,是不是一种为未来投资的方式,是不是以现时的政策倾斜为以后的反馈打基础?
权力系统内部保持紧密的联系并非绝然的不正常,但在政治现实中,紧密联系可能也是权力周边不正常关系的一种体现。正如在资本与权力的紧密联系中,资本违法可以导致权力信用破产,在下级权力与上级权力的紧密联系中,熟人比陌生人拥有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多的方便,权力成为一种可交换、可投资的资源。因“有人在上面”而得实惠,一些程序和规则被突破,这些例证并非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众对权力系统运行的想象空间。
传统政治基于德行,现代政治基于民意。权力法定,并非可以随意而为。虽然权力的运行有诸多内部规则和程序,但如果权力是作出一个决策,就不能封闭化,不能绝对地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并非怀着恶意揣度恭城瑶族自治县此举的初衷,但很显然,人们心里会有很大的疑问:为什么这样决定,之前有无征求意见,有无讨论,这些程序有没有,需不需要把它们讲出来,这些问题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对待。
权力制造某种隐蔽性,公众成了看客,或者蒙在鼓里,这是应当警惕的。奖励考上公务员的青年也好,用一笔钱建一个工程也罢,权力行为的基本逻辑是公开每一个决策行动,使民众知晓权力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