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澳门高层,在澳门社会各界,对海西的关注度一直在升温。
去年7月,“海西风采·魅力福建”大型图片展览暨《福建画报海外版·澳门专号》首发式,在澳门卢廉若公园举行,几天内吸引了数万名澳门同胞前来参观。
去年11月,《澳门日报》等海外华文传媒组织负责人和资深记者,开展“海外华文传媒聚焦海西”活动,大量关于海西建设的报道,在澳门引起积极反响。今年,《澳门日报》和《澳门市民日报》等当地主流媒体,分别以“积极参与配合海西经济区建设,何厚铧:闽澳合作进入深化阶段”、“抓紧全新机遇,积极参与配合建设海西,推进闽澳合作”为题,向澳门市民宣介两地经贸、文化和各项交流合作事项的最新进展。
澳门福建社团负责人、金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金感慨地说:“看到、听到许多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介绍后,我很振奋。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仅将使家乡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也为闽澳合作提供了新商机。”
“在海西这个平台上,以台湾的发展和管理经验,依靠内地的硏发和生产,再加上澳门在金融和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澳闽台三地间的合作,是很好的良性互补,将产生强大的竞争力。”全国青联常委、澳门福建青年联会名誉会长颜奕在年初举行的世界闽商大会上表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不仅为福建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包括澳门在内的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将吸引台湾和港澳企业参与到这一区域经济建设中。
澳企纷纷融入:要在海西建设中谋得一席
2004年10月,在福建的晋江,由澳门金龙集团投资的晋江鞋业市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建设“中国鞋都”项目。作为我省重点建设项目,“中国鞋都”立刻吸引了华昌、新来发、凤竹等晋江知名鞋材企业,以及一大批浙江、广东等地和意大利迪亚多纳、法国梦特娇等外地客商入驻。“中国鞋都”成为一个集商贸、会展、休闲于一体,以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为特色的大型鞋业专业市场。
澳门金龙集团董事长陈明金说,海西建设给福建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会,澳门企业应当发挥优势,主动融入,既在海西发展中谋得一席,也为澳门企业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抱着这样的信心,“中国鞋都”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联合设立了皮革与制鞋质量检测中心、皮革材料与鞋业人才培训中心等五大中心。他们依托澳门的欧洲咨询中心优势,跟踪欧盟和国际上的最新技术标准,并将最新技术动态及时提供给相关企业,针对不同出口国技术标准的变化,及时向商户通报有关资讯,并进行独立知识产权产品研发,进一步提升晋江出口鞋的科技含量和款式质量等。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通过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鞋类达6.45万批、5.03亿双,出口金额达13.7亿美元。平均单价比上年增长10.2%。
在福州,另一名澳门实业家正在演绎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建设新的传奇。今年4月,由澳门实业家、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宝龙集团总裁许健康巨资打造的超大型购物中心--福州宝龙城市广场正式开业。这个集大型时尚百货、超市、餐饮、夜总会和酒店式公寓等不同业态于一身的城市广场,立刻成为榕城热闹的“第二商圈”。
许健康对海西建设有深厚的感情和认真的研究。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回到祖籍地晋江投资创业。创业初期,曾经与台湾商人合作,在晋江投资开办了一家现代化的企业--福建东伦织造公司,并取得成功。许健康说,从他自身创业经历就可以看出,福建依托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的深厚渊源,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把对台的优势凸显出来,正是抓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福建经济这篇大文章的要害之处。
用许健康的话来说,“发展就是找位置”。他认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的发展渐趋成熟,福建地处两大区域经济实体之间,抓住台湾机械、电子、化工和电脑软件等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机遇,承接优势和特色产业,与岛内形成优势互补和上下游连接的产业集群,共谋合力拓展国际市场。澳门企业家应当主动对接。
澳门归侨总会副会长王彬成也持同样看法,他表示,福建近年来在两岸“小三通”、台湾农产品登陆祖国大陆销售等方面,措施频出,也让“海西”在澳门闽籍乡亲的眼中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发展机遇,激发了他们回乡创业的热情。
据了解,在澳门有30多个闽籍社团,闽商有14万多人,大多从事房地产、贸易和建材。两地这种渊源深厚的血脉关系和文化根基是闽澳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动力源泉,海西的发展和机遇则让更多的澳门闽籍乡亲纷纷回乡投资创业,参与海西建设。
省外经贸厅统计数字显示,我省去年新批澳门投资项目64项,合同澳资2.91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实际利用澳资1.18亿美元。截至去年底,我省累计已吸收澳门投资874项,合同澳资17.58亿美元,实际到资7.55亿美元。闽澳在贸易方面也日渐热络。去年我省与澳门进出口额为946.7万美元。其中今年前4个月进出口额为475万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22%。
|